栏目:社会学 作者:佚名
作者简介:徐新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地址:成都市,邮编 610064。
内容提要:民国以来,国内民族志作品大多呈现为聚焦中观族群或社会的他者表述,对人类整体与个体缺乏足够关注。建构整体与个体、自我与他群相互关联的整体人类学,需要回归人类整体,也需要回归个体、回归自我。自我民族志是整体人类学路径反思的重要维度之一。
关 键 词: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民族志/人类志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项目编号:17JJD73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人类学的多维表述与个体转向
(一)人类学的多维表述
无论在汉语还是西文表述里,人类学/anthropology都指关于人类的研究,是一门强调整体性的学科。它的核心在于追问和揭示“人是什么”,若深入一点,还会力图以第一人称的复数方式解答“我们从哪来,在哪里”,以及“到何处去”。①由此,人类学还可理解为人类以自身为对象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开掘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自反式知识,参与(适应、调整或改变)人类种群的整体演进。在此意义上,人类学写作的主要成果——“民族志”——亦可视为人类文化的自表述。
一段时间以来,人类学被片面地界定为研究“异文化”的学问,人类学家的写作不过是针对“他者”的描写和解释而已。②此外,也有人持中和态度,如刘海涛一边赞同“主体民族志”对新空间的开拓,一边仍坚持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本体应该还是异文化”。③人类学工作被概括为到他者的“异文化”中做较为持久的田野考察,然后返回自己的“本文化”,写作并发表作为“他表述”的“民族志”作品。其中的佳作,或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提供治理帮助,或为学术史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世界档案”填补空白。在这种理解方式支配下,学界不但缺少考察者“本文化”的自觉考察,更鲜见叙事者的自我叙事。民国以来,就国内民族志作品而言,大多呈现为聚焦中观族群或社会的他者表述,如民国前期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湘西苗族考察报告》,抗战前后的《凉山彝家》等,对人类整体与个体缺乏足够关注。人类学最核心的“人”不见了,整体人类和个体自我随之消逝。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研究最多可称为“群学”或“他者学”。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先秦时代的中国就已出现荀子式的整体观察,把人(类)的总体特质阐发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④留学美国的李济将此说与现代人类学的“智人”名称Homo sapiens巧妙结合,为全体的人起了中西合璧之称——“有辨的荷谟”。⑤近年来,考察人类生物属性及其演化的考古学、体质人类学与基因人类学相互联合,引发了人类学整体研究,不但通过实证材料把“国史”叙事往前推至数以万年记的新石器年代,还把“黄帝子孙”与“蒙古人种”加以关联;⑥也有介入智人祖母“露西”的论辩,对人类的开始进行探讨;⑦更有经由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把本土多民族的人种由来纳入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全球谱系,推动了整体人类研究。⑧
此外,20世纪早期留学西方的费孝通运用人类学方法,回到本土,考察自己家乡,撰写出被誉为开创人类学本文化研究先河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使一度被当作西方人类学“异己”的中国文化,从被表述对象转为自表述主体。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刘尧汉为代表的“彝族学派”等多元叙事,进一步将目标明确转向关注并阐释研究者身在其中的本土、本族、本文化。⑨也出现过如岭光电所著《忆往昔——一个彝族末代土司的回忆》⑩那样的自述之作,对本文化的个体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发。
总体来说,人类学具有多维表述方式,但国内学界依然缺少人类学意义上的“自我志”,鲜有真正将研究者自我作为对象的人类学著述,同时也缺少人类整体的相关研究。由此,一方面,以往研究史上早已有过的以整体人类或个体自我为对象的表述值得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演变至今的世界现实急切呼唤能将整体与个体、自我与他群相互关联的新人类学,亦即笔者所称的“整体人类学”。(11)
(二)人类学的个体转向
在如上背景下,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近年来的相关论述值得关注。首先是他在《民族研究》连续刊发的“主体民族志”系列文章,继而是最近陆续出版的“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专著。这些论述目标明确,力图通过“三重主体”式的新民族志叙事,回应后现代实验民族志再度陷入的“对话性文本”困境,从而以中间道路化解由科学民族志引发的“表述的危机”。这些论述聚焦于民族志的不同表述,涉及如何重新界定人类学及其书写意义。在笔者看来,朱炳祥从民族志角度提出的“自我的解释”,开拓了人类学写作的多重意义。其中的重点在于聚焦个体、自我表述和多维叙事。
所谓“聚焦个体”是指人类学观察与书写从群体转向个人。这种转向十分重要。或许是受以科学理性为前提、偏重描写“异文化”的民族志类型误导,人类学家向世人提供的作品差不多全是画面模糊的文化“群像”,不但聚焦模糊,个人消失,更几乎看不见具体鲜活的心灵呈现。因此,无论《萨摩亚人的成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还是《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湘西苗族考察报告》,其中呈现的都只有被叫作萨摩亚人、航海者、赫哲族和苗族的抽象整体和模糊群像。此类人类学的写作主旨,正如《努尔人》一书副标题坦诚的那样,重点在于描述某一特定“人群”及其关联的生活方式与政治制度。(12)这种样式的描写把人类学引向只关注抽象的“社会”和“文化”,结果如巴黎十大人类学教授皮耶特(Albert Piette)批评的那样:使人类学丧失了人。(13)
面对这种状况,朱炳祥教授呼吁人类学的研究要转向聚焦个人,强调人类学写作的当是“人类志”“人志”而不该只是“民族志”,因而主张“不是通过个体来研究‘社会’,而是通过个体来研究‘人’”。(14)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但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将ethnography由“民族志”改译为“文化志”“社会志”或“人志”,而在于是否要从仅关注中观群体的民族志陷阱中走出来,回归联通个人与人类两端的人类学整体。(15)
结合全球一体的学术演变来看,国内人类学的个体转向并不突兀。当代法国人类学家尝试运用“真实的小模式”聚焦独立个人,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跟随式地观察”一个对象,强调要在传统的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之外构建关注个体的“人本人类学”。在德国,勇于创新的学者则与相关机构合作,组建了可随意阅读的日记档案馆(Deutsches Tagebucharchiv),将所收藏超过三千名德语圈市民的日记向大众开放,期待更多的读者光临,通过日记“了解‘大家的历史’,甚至可以看到自己”。(16)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