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学院 作者:徐新建
为了加深对个体“自我”蕴含的复合多面理解,费孝通援引了弗洛伊德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学说。他解释说:
id就是兽性,ego是个两面派,即一面要克己复礼地做个社会所能接受的人,一面又是满身难受地想越狱当逃犯。Super ego就是顶在头上,不得不服从的社会规定的身份。(25)
基于弗洛伊德学说,费孝通对“自我”的作用作了概定,即帮助个体在神兽之间寻找“一个心安理得做人的办法”,也就是回到潘光旦以“中和位育”倡导的“新人文思想”。潘光旦秉持以人为中心的学术立场,强调“社会生活从每一个人出发,也以每一个人作归宿”,(26)继而把儒学传统中的“位育”与“中和”联系起来,解释为“二事间的一个协调”,认为“位育是一切有机与超有机物体的企求”,强调“世间没有能把环境完全征服的物体,也没有完全迁就环境的物体,所以结果总是一个协调,不过彼此的让步的境地有大小罢了”。(27)由此可见,秉承本土传统同时兼容了西方学说的费孝通把“自我”界定为能动的意识及行为主体,亦即内外整合的“位育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费孝通界定中,个体不等于自我,个体是外显的,自我则是隐藏的。在彼此关联意义上,可以说个体是乔装的自我,自我是掩藏的个体。这就涉及“自我志”写作的关键难题——如何确证自我存在并将其表述出来?与马林诺斯基倡导的外在式田野“观察”不同,费孝通提出了内在式“觉察”,并采用了与之相配的系列步骤:立足内在自性,依靠自省反观,觉察自我意义,实现个体自觉。为了实现此目标,费孝通对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田野方法加以扬弃,以他的学术前半期经验为例,阐述了以“社会实体”为对象进行外在观察的根本局限:
作为一个人类学者在实地调查时,通常所观察到的就是这些有规定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至于角色背后的个人的内在活动对一般的人类学者来说就是很难接触到的。(28)
费孝通由此转向“推己及人”的人类学,认识到“己”才是社会生活中最关键、最根本的核心:
决定一个人怎么对待人家的关键,是他怎么对待自己。(29)
费孝通于是回归“人是本位、文化是手段”这个新的根本,以自己为对象,聚焦个体,在前后比较基础上自我反思,对“我自身有自己的社会生活”从“自我志”的角度加以总结:
我按着我自己社会里所处的角色进行分内的活动。我知道我所作所为是在我自己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之内……(30)
通过“我看我”的内在自省,我唤起了我的事后自醒:
我觉得置身于一个目的在有如显示社会本质和力量的实验室里。在这个实验室里我既是实验的材料,就是在我身上进行这项实验。同时,因为我是个社会学者,所以也成了观察这实验过程和效果的人。在这个实验里我亲自觉到涂尔干所说“集体表象”的威力……(31)
在这些称得上个体自我叙事的表述里,言说者与对象虽然都以第一人称“我”表示,却代表了多个不同的费孝通,其中既有在彼时叙事情节里作为实际行动者的旧“我”,亦包括多年后对其加以总结评述的新“我”。用费孝通的话说,也就是“比较”后的“发现”:
(新我)在比较这一生中前后两个时期对社会本质的看法时,发现有一段经历给(旧)我深刻的影响。(32)
括弧里的文字为笔者所加,以我之见,正是这种“我看我”的觉察,成了费孝通人类学自我叙事的基本方式,帮助他“看见了个人背后出现的一个看不见的‘自我’”。
总体而论,费孝通以经验事实为据,把对自我的描绘和分析融入同一文本,以对照手法并存交错地表述出来,并冠以指向明确的题目——《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其中不仅“就事论事”并且“实事求是”,称得上国内“自我志”的先声。不过这种先声还只代表以“我看我”方式自我认识的一种途径,不能排除“人看我”亦即“被人看”的存在。哈佛毕业的戴维·阿古什(R.David Arkush,中文名欧达伟)曾以费孝通为对象,完成过一篇同样聚焦个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与费孝通的自我叙事一样,该文也将费孝通个人与特定的中国社会紧密关联,力图揭示彼此难分的双向关系。有意思的是,这部题为《费孝通与革命中的中国社会》(Fei Xiaotong and Society in Revolutionary China)的著作,译成汉语后被转写成《费孝通传》。相关介绍把它列为“小说类”,同时强调其妙处在于结合了学术著作与传记文学的特色。(33)
阿古什的论述仍以个人为例,解说宏观社会及中国整体的明显意图。正是在这种关联基础上,作者把费孝通视为中国当代在西方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本土民族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温和建言的上层政治家”和“中国农民的代言人”,他的成就推动了中国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34)在对同一位对象的描述里,由于采用的是“旁观”视角,阿古什不仅赞誉了费孝通的成就,也坦陈了其因处境等原因所存在的认知局限。与此对应,留美的前辈社会学家雷洁琼认为该书论述了费孝通教授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过程,还涉及他的其他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所以可“称之为《费孝通传》”。(35)通过阿古什描绘的“镜像”,翻译者见到的是学术勇士和人生榜样,称“我们”——表述与被表述之外的读者群——从中不难看出:“费孝通教授在工作中遭受了多少挫折,做出多大牺牲。但他为了专门学科的发展,仍百折不挠地战斗下去。”(36)
费孝通被阿古什以传记方式做的个人展现,有点像李亦园被黄克武用“口述史”类型做的人生书写。不过,虽然同为被表述对象,也以个人经历及学术生涯为叙事主线,并且还作为受访者参与到他人设计好的口述项目之中,李亦园却是以第一人称的“我”在书中登场的。在长达九个月总计八十七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李亦园不仅接受访问,提供资料,还审定记录初稿,因此与其说是单向式的被表述,不如说更像互动式的合作撰写。(37)
有意思的是,在陆续读到关于自己的论述之后,费孝通发文回应,针对阿古什等的“人写我写人”,表述“我看人看我”观点。他说阿古什对我(指费孝通)在人生路上无法收回的“脚印”发生兴趣,而我则在他笔下看见别人如何看自己。面对阿古什的采访和写作,费孝通既不做直接的问题解答,也不提供线索,甚至在作品出版后也不纠正其中的事实错误,而是转向了他人的镜子。他以观镜为隐喻,表达了对镜像自观及反观的看法,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儿童喜欢去照哈哈镜。费孝通写道:
长得不那么好看的人,不大愿意常常照镜子。但照照镜子究竟是必要的,不然怎样能知道旁人为什么对我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呢?(38)
问题是转向镜子后究竟能看见什么?谁的镜子?谁在观看?观看谁?为何看?朱炳祥提出借助“自我解释”,考察“对蹠人”和“三重主体”。(39)比起早些的费孝通,后来的费孝通则聚焦自我心态,主张人类学应该从偏重人与外部的生态研究发展到关注个体内在的心态研究,由此发掘本土传统中“关于人、关于中和位育的经验”,并将其“贡献给当今的世界”。(40)
21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同样关注着聚焦个体的“自我民族志”问题,其中也包括了书写者的自我叙事。研究者总结说,“社会科学家们最近开始将他们自己视为‘对象’,并开始书写那些能够激发回忆的个体叙事,特别是那些学术和个人生活方面的叙事”。这样做的目的是力图“理解自我或生活在一种文化语境中的生命的某个方面”;从而实现民族志的写作转型:在个体叙事文本中,作者变成“我”,读者变成“你”,主题变成“我们”。(41)
此转型的意义之一,在于为人类学叙事扩展出横向并列的“新三角”关系,接近于朱炳祥所说的“三重主体”。本文更想强调的是由个体出发并能使微观、中观与宏观结合的“三层世界”及其互动整体。因为在方法论意义上,微观层面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需要有对自我生命的认知作为前提”,方可完成认识论与实践论层面的知己知彼,从而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42)接下来还需弄清的问题是,人类学家让自己成为人类学对象的意义是什么?人类学的心态研究如何进行?自我镜像是否就是真相?镜像能见人心吗?由镜照心还是以心观心?人心在哪里?心灵能够成为人类学田野么,如何进入?人类学的“自我志”方法,意味着在对社会文化做整体而外在的探寻之后,开启了一条通往个体心灵内部的新路。这条心路充满诱惑,也遍布危机,将再度挑战和检验人类能否面对自我的勇气与智能。
四、小结
自《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江村经济》以来,国内人类学界呈现了一批批各具特色的民族志书写,但对于什么是民族志写作的追问却远远不够。从国内民族志的历史演进看,朱炳祥的《自我的解释》可被视为一类堪称自我民族志、具有开创意义的实验作品,代表着民族志写作的一种创新发展。与其说《自我的解释》为认知中国社会添加了人类学家的个体案例,不如说另辟了人类学写作的自我镜像,并由此促进对民族志的方法论思考。就一个多世纪来的西学东渐进程而言,国内学界的确需要立足本土又超越其中的深度思考。其中,对民族志写作的话语开辟,无疑将担起重要职责,为重建人类学整体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参见徐新建:《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②参见王铭铭、纳日碧力戈、胡鸿保:《人类学的中国相关性——关于〈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的对话》,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周大鸣:《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③参见刘海涛:《主体民族志与当代民族志的走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④参见蒋南华等:《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⑤Homo指人,sapiens是智慧、智能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智人”,用指生物进化意义上的“现代人类”。“有辨的荷谟”是李济用音译与意译结合方式对Homo sapiens的汉译。参见李济:《考古琐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277页。
⑥参见徐新建:《科学与国史:李济先生民族考古的开创意义》,《思想战线》2015年第6期。
⑦参见吴汝康:《〈露西:人类的开始〉评价》,《人类学报》1982年第2期。
⑧参见徐杰舜、金力:《把基因分析引进人类学——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⑨截至2004年,刘尧汉主编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已出版专著43部。相关评论参见程志方:《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
⑩参见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末代土司的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参见徐新建:《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12)参见[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译:《努尔人:对一个尼罗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13)(16)参见佘振华:《法国存在人类学之思:关注个体与观察细节》,《文化遗产研究》总第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4)参见朱炳祥:《自我的解释》,未刊稿。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引文皆出自此书。
(15)参见徐新建:《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17)参见《蒋介石日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蒋介石日记手稿影印件;[英]马林诺斯基著,卞思梅、何源远、余昕译:《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8)参见[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参见蔡华:《20世纪社会科学的困惑与出路——与格尔兹〈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的对话》,《民族研究》2015年第6期。
(20)转引自丁岩妍:《社会科学范式建立的可能性与条件——“社会科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科学”研讨会评述》,《文化遗产研究》总第10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
(21)参见[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等译:《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澳]德里克·弗里曼著、夏循祥等译:《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美]萨林斯著、张宏明译:《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say something of something”一语出自格尔兹。参见[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第511页。
(23)(24)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5)(28)(30)(31)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6)潘光旦:《社会学者的点、线、面、体》,《益世报·社会研究》1948年6月30日。
(27)参见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9)费孝通:《推己及人》,《群言》1999年第11期。
(32)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3)参见[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34)参见[美]欧达伟:《费孝通的学者、作家和政治之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第108-135页。
(35)雷洁琼:《序》,[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第1-2页。
(36)董天明:《前言》,[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前言”页。
(37)参见黄克武访问、潘彦蓉记录:《李亦园先生访问纪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对于该书性质和特点,主办者是这样介绍的:李亦园先生接受本所访问29次,详述个人经历与学术生涯;稿成后又参与修改定夺,并亲自增补照片。最后总结说:“本书不但是先生个人成长之纪录,亦为时代的重要见证。”引自该书封二勒口文字。
(38)(40)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读书》1983年第3期。
(39)参见朱炳祥:《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朱炳祥、刘海涛:《“三重叙事”的“主体民族志”微型试验——一个白族人宗教信仰的“裸呈”及其解读和反思》,《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41)参见[美]卡洛琳·艾莉丝、亚瑟·P.博克纳:《作为主体的研究者:自我的民族志、个体叙事、自反性》,[美]诺曼·K.邓津等主编、风天笑等译:《定性研究(第三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7-822页。
(42)在人类学方法论上,笔者提出关注研究者个体内心世界,采用与参与式观察不同的对话式内省方法认知自我。参见徐新建:《人类学方法:采风、观察?还是生命内省?》,《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