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甘当革命党人的“煮饭婆”和“洗衣婆”

 

1897年夏末,孙中山从英国伦敦蒙难后到日本,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陈粹芬作为孙中山的革命伴侣,随同他流离转徙,备尝艰辛。

 

在1900年前后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孙中山蛰居日本,清政府曾派员诱降,并派遣密探企图加害革命党人。但陈粹芬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以夫妻的名义掩护孙中山,对革命的秘密活动颇为有益。陈粹芬又以女性的温柔与细致,加上勤劳贤惠、热诚干练,使孙中山在亡命异乡、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涯中,获得大量的精神支持与慰藉,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陈粹芬在日本横滨,曾寄居在孙中山好友、横滨华侨邮船会社经理张能之(也名仁之)家里一年余。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顾大家的生活,几乎无微不至。她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烧饭做菜、洗衣服和袜子等,一切活儿都由她一人承担,任劳任怨。当年如胡汉民、居正、戴季陶、冯自由、廖仲恺、刘成禺、蒋介石、许崇智、陈炯明、陈其美、黄兴、蔡锷、李烈钧、邹鲁、谢持、邓铿等都曾受到陈粹芬的接待与照顾,她使这群为献身革命而背井离乡的亡命客大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以至大家都亲热地喊她为“四姑”。然而,对于自己在日本的劳绩,陈粹芬却谦称自己只有一点苦劳,实际上只是一个“煮饭婆”、“洗衣婆”,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那时,孙中山在横滨设立兴中会分会,日本社会知名人士如宫崎寅藏、头山满、西园寺公望、犬养毅等都与孙中山往来密切,他们都对陈粹芬的作为赞誉不绝。有关陈粹芬在日本照顾孙中山一事,宫崎寅藏夫人槌子在《我对辛亥革命的回忆》一文中讲到,宫崎寅藏的哥哥宫崎民藏对她说:“在照顾孙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国妇女同志,真是个女杰。她那用长筷子、张着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饭的样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事。” 宫崎民藏还勉励其弟媳向陈粹芬学习,说:“你看她声音之大,你应该向她看齐才对。”

 

追随孙中山投身反清武装起义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纲》12条,清政府丧权辱国,完全接受(1901年正式签订《辛丑条约》)。当时广东人心惶惶,孙中山则在日本决心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党划清界限,策划广东独立。

 

当时,广东三合会首领郑士良愿在孙中山领导下,在惠州起义成功后加以割据。三合会尽管在惠州地区很活跃,但武器很差。香港兴中会通过海员工会的海员秘密从美国、加拿大等地购买武器,当时的横滨作为中转站,所有藏有武器的邮船经过横滨都由陈粹芬亲自联络接洽。每当邮船一到,她立即前往接船,上下往返,传送情报。在日本,妇女上下船不被人注意,这样,陈粹芬乘机完成孙中山嘱托的特殊任务。这一批批武器,由三合会、兴中会、兴汉会在香港集结,利用香港、深圳河通过宝安县运至惠州地区。

 

1900年10月,郑士良率先起义,但不久因伤亡惨重而失败。他在解散队伍后,退入香港。

 

惠州起义失败后,不少革命党人逃亡到日本横滨。对起义前冒死运送武器的无名英雄陈粹芬,大家称赞她英勇、果断和勤劳。而她却说:“我当时传递书简,并不害怕,大家拼命去做,总有办法。”

 

20世纪初,孙中山曾到南洋各地奔走革命,陈粹芬也不畏艰辛,形影相随,还亲自印刷宣传品反清檄文。曾追随孙中山到南洋参加革命担任英文秘书的池亨吉是最早记述见到陈粹芬的日本友人,他在1908年所写的《支那革命实见记》中说“陈粹芬工作非常忙碌,性格刚强”,颇有“女中丈夫”的气概。

 

1907年,孙中山在广东等边界先后策划了四次起义,陈粹芬随侍左右。这年12月2日,革命党人潜袭镇南关第三炮台,并乘胜占领了第二、第一炮台,缴获大批武器。3日,孙中山率黄兴、胡汉民等革命党首领,自越南河内人驻镇南关,并带着陈粹芬亲自上阵指挥,与清兵鏖战(但也有学者认为,镇南关之役孙中山、黄兴等十余人只在山上过了一夜,陈粹芬压根儿就没有去)。

 

当时,陈粹芬还在军中为将士煮饭送饭,照顾士兵,终日忙碌。然而,由于敌强我弱,孙中山最后下令退入越南。有一天,大家集会共斟别酒,刚毅的陈粹芬也不堪别凰离凤之悲,双目饱含泪水。

 

对于陈粹芬在镇南关的革命事迹,有人张冠李戴,误其为卢慕贞夫人。其实,卢夫人其时没有随侍在丈夫身边,在孙中山大哥孙眉因倾力支持弟弟的反清革命而破产后,卢夫人从檀香山带着婆婆杨太夫人和两个女儿,到香港九龙与孙眉一起生活。

 

后来,陈粹芬因患当时认为非常严重的肺病,回香港疗养,由孙中山好友尹文楷医师治疗。

 

南洋晚晴园里的一对“红颜知己”

 

陈粹芬在南洋追随孙中山革命,曾和孙中山一起寓居马来半岛槟榔屿(今新加坡)晚晴园。晚晴园位于新加坡北区大人路12号,是一幢凸字形的、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洋楼。新加坡爱国华侨张永福购得此楼作为供养母亲安享晚年的寓所,经整修后以李商隐诗中的“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的“晚晴”两字,命名为晚晴园。张永福后因致力反清革命的需要,将晚晴园作为革命活动机关,用以款待革命领袖,从而使晚晴园成为南洋反清革命的基地。1906年2月,孙中山住进晚睛园,几天后就在这幢绿树环抱、环境幽雅、远离市区又便于隐蔽的别墅里创建了同盟会南洋支部(同盟会在东南亚的总部)。1907年的黄冈、镇南关起义,1908年的河口起义的策划工作也在晚晴园完成。


相关内容

揭秘乾隆陵墓神秘女尸 为何尸身不腐面目如生?

佚名

 

揭秘男性特殊工作者的神秘生活!

佚名

 

揭秘酒井法子复出消息背后的神秘的中国富商

桥本隆则

 

神秘的古时候房事诱导

佚名